尊敬的老师们,亲爱的同学们:
我是高2025级23班李雨童。当清晨的铃声唤醒校园,当晨光为教学楼镀上暖意,我们又一次相聚在操场,以升旗仪式开启新的一周。今天站在这里,我想和大家聊一个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——勤俭节约。它不是遥远的口号,而是藏在教室、食堂、洗手间里,需要我们用行动践行的日常。
或许有同学觉得“浪费”离自己很远,但只要留心观察,就能发现它就在身边:食堂里,刚盛的粥只喝了几口就倒掉,咬了一半的馒头被随手扔进泔水桶,可这些粮食从播种到端上餐桌,要经过农民伯伯顶着烈日除草、冒着风雨施肥,还要经过食堂阿姨凌晨备菜、精心烹饪;洗手间内,常有同学洗完手后忘了关水龙头,清澈的水“哗哗”流淌,要知道这些水需经过水厂层层过滤、消毒,再通过数千米管道输送,才能来到我们手边;放学后的教室,偶尔会看到电灯亮着、投影仪没关,窗外已是暮色,教室内的“长明灯”却在无声消耗着电力。这些看似微小的浪费,累积起来便是对劳动的辜负、对资源的漠视。
勤俭节约从不是“小气”,而是一种刻在民族骨子里的美德,更是我们少年该有的担当。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”,节俭教会我们懂得珍惜;如今校园里倡导的“光盘行动”“低碳生活”,正是这份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。对我们而言,节约不需要宏大的举措:打饭时根据需求购买,让“光盘”成为餐桌上的常态;洗完手后拧紧水龙头,不让清水白白“流泪”;离开教室前多走一步,检查电源是否关闭……这些简单的行动,都是在为校园节约资源,为文明注入温度。
同学们,勤俭节约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,而是融入日常的习惯;不是单一的行动,而是伴随一生的修养。当我们把每一粒米、每一滴水、每一度电都放在心上,就是在为自己的成长积跬步,为校园的美好汇涓流。
让我们从今天起,做校园里的“勤俭卫士”,用每一次节约的行动,让勤俭之风传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,让美德之花在我们心中悄然绽放!
谢谢大家!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