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敬的老师、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早上好!我是初二1班的刘雨菲。当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,我们站在校园的操场上,享受着晨光与书香的滋养。但在这份平静与美好中,有一道“隐形防线”需要我们共同守护,那就是安全。对于正处在成长关键期的我们来说,安全不仅是健康成长的前提,更是我们追逐梦想的底气。今天,我想和大家聊聊校园里那些容易被忽视的不安全行为,也想和大家一起寻找守护安全的方法。
首先,最常见也最易引发危险的,是课间活动的“失控行为”。下课铃一响,有的同学会在走廊里追逐打闹,把楼梯转角当成“冲刺赛道”;有的同学会在教室门口推搡拥挤,甚至拿着文具互相挥舞。这些看似“热闹”的课间举动,背后藏着摔倒、磕碰、误伤的风险,一次不小心,就可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。
其次,校园设施的“不当使用”也暗藏隐患。篮球场的篮球架、操场的单双杠,是我们锻炼身体的好帮手,但有些同学会攀爬篮球架横梁、在单杠上做危险翻转。这些行为违背了设施的使用规则,就像在“安全红线”上行走——篮球架的支架并非承重设计,一旦断裂可能造成坠落。
还有一类容易被忽视的,是日常细节中的“安全漏洞”。比如上下学路上,有些同学会边走路边看手机,忽略了来往的车辆;食堂就餐时,有人会拿着热汤快速奔跑,或是在排队时插队推挤。这些细节看似微小,却像一颗颗“小炸弹”——过马路分心可能被电动车剐蹭,热汤泼洒会造成烫伤,每一个小疏忽,都可能酿成大麻烦。
同学们,安全是藏在每一个课间的慢步、每一次设施的规范使用、每一个细节的谨慎对待里。在此,我想向大家发出三点倡议:
第一,课间活动守秩序,不追逐、不推搡,把走廊当成“安全通道”而非“游乐场”。
第二,使用设施遵规则,不做超出能力范围的危险动作,发现设施损坏及时告诉老师。
第三,日常细节多留心,过马路不玩手机、食堂排队讲文明。
生命只有一次,青春不能重来。让我们以谨慎之心守护安全,以自律之行筑牢防线,正如古人所云“宜未雨而绸缪,毋临渴而掘井”,用提前的防范与长久的坚持,让青春在平安中绽放更美的光彩!
谢谢大家!






